滑雪路线

Route

联系PG电子

lxpgdz

手机:13988889999
电话:020-66889888
QQ:88889999
邮箱:88889999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最新资讯

>>你的位置: PG电子 > 最新资讯

pg电子平台:体教融合 育才有方

2024-03-30 04:22:19

  在雪上项目中,北京队有两支年轻队伍颇为引人关注,而队伍的育才方式也是当下较为高效和流行的方式。今年2月初,以“学生军”组成的北京队在十四冬高山滑雪青年组中拿到1金2银3铜,取得历史性突破。同样在十四冬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公开组赛场,31岁的北京老将张义威收获一枚银牌,成就了一段佳话。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领队唐洪浪表示,北京模式值得推广和学习,这对中国滑雪是件好事情。从体制内走出来的张义威同样表示,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人才培养之路,对中国滑雪来说意义深远。

  3月25日,全国高山滑雪冠军赛在河北崇礼结束,在众多专业队伍中,以学生军出战的北京队在各项目的男女组别均进入前八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自2017年成立后,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已在全国高山滑雪赛事中获得26金24银22铜,为北京市专业竞技队伍发现、pg电子平台培养、储备了大量后备人才。高山滑雪这个项目多是专业运动员,像北京这样的业余队伍非常少见。北京队这些年取得的成绩让外界看在眼里,不少地方开始学习北京队的模式,且取得了不错效果。高光

  两个多月前,第一次站上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出发点时,16岁的北京姑娘戴若涵有点紧张,这是她第一次滑这条奥运级别的雪道。

  十四冬高山滑雪比赛在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举行,这是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场地。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领队唐洪浪介绍,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上个雪季就向公众开放了,但队伍一直没机会上去训练,今年是第一次到冬奥会场地训练和比赛。

  此前,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多在河北崇礼雪场训练,赛道整体难度和落差跟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差了不少。“算是跟国际接轨了,这次十四冬赛事标准对标冬奥会。”唐洪浪说,能在冬奥会场地训练、比赛,无论是对队员的技术要求,还是竞赛难度提升,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刚上去觉得挺有难度的,毕竟是北京冬奥会雪道,对青年选手来说很有挑战性。”戴若涵说,十四冬高山滑雪青年组比赛起点跟成年组一样,只是最后的滑行路线有所不同,这让她花了一些时间来适应和征服这条赛道。

  第一次参加十四冬这种规模的全国比赛,戴若涵见到了很多专业选手,训练、比赛时都会“偷学”他们的滑行技术,再运用到训练中。一枚回转银牌、一枚大回转铜牌,让戴若涵的十四冬收获颇丰。北京队在青年组女子回转中包揽了金银铜牌,戴若涵的队友刘咏茜夺得北京在全国冬运会高山滑雪项目上的历史首金。

  戴若涵2007年4月生于北京,小时候随父母在德国生活,4岁开始跟着父母滑雪。每逢寒假,戴若涵和姐姐戴若琪都会泡在雪场。早些时候,姐妹俩只是把滑雪当成一个爱好。后来看着高手们帅气地过旗门,便喜欢上了那种征服的感觉。

  2020年底,戴若涵的重心逐渐转向竞技滑雪。之前,她还喜欢骑马、游泳,但滑雪成为主业后,基本没时间骑马了,游泳则成了锻炼体能和放松的一种方式。目前,戴若琪、戴若涵姐妹俩都是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成员,一起参加了刚刚在崇礼结束的全国高山滑雪冠军赛。

  戴若涵去年加入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时,这支队伍才仅仅“6岁”。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晓鸣介绍,2017年承办过一个商业滑雪比赛,发现有一大批孩子特别喜爱滑雪,于是就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了全国首支青少年高山滑雪队伍。

  在全国高山滑雪领域,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是一支很特殊的队伍。用唐洪浪的话来说,“这是一支业余的队伍,都是在校学生组成,与东三省各专业高山滑雪队有很大区别。”

  队伍刚成立那会儿,国内没有特别适合的训练场地,队伍每年暑假都会去新西兰进行反季节训练。全国高山滑雪冠军赛结束后,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将前往尚在雪期的新疆训练。从去年10月底到今年4月,整个雪季训练时长达到6个月。唐洪浪说,过去可没有这么长的雪期,“所以现在夏季去不去新西兰(反季节训练),必要性也不像原来那么强了。”

  北京市冬运中心组建青少年滑雪队,初衷是给孩子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有展示运动技能的机会。但就是这样一支学生军,很快就在全国高山滑雪比赛中崭露头角,每次参加青少年比赛都会拿走半数以上的金牌。

  截至去年底,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在全国各类高山滑雪赛事中斩获26金24银22铜,为北京市专业竞技队伍发现、培养、储备了大量后备人才。

  由于十四冬设置了青年组项目,北京队得以有机会参加这种高级别比赛,这对孩子们的成长是一个难得机会。最终,北京队取得了1金2银3铜的成绩,这让唐洪浪很满意,毕竟这是一支非专业队伍,“除了极个别以个人方式报名的运动员,目前高山滑雪这个项目,绝大部分参赛队伍都是专业运动员。”

  成立短短几年,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就走出了一条特色道路,并成为其他省份效仿的对象。唐洪浪介绍,上海、辽宁、湖北等地也在按照北京队的模式培养人才,而且发展速度还比较快。在唐洪浪看来,不少队伍复制“北京模式”,对中国滑雪来说是件好事情,人才慢慢多了起来,选材面也会更广,也能充分体现体教融合的成果。

  与体制内的其他专业队不同,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最大的特点是队员没有脱离学业去滑雪。本周结束全国冠军赛后,戴若涵就得马上回学校上课,她也将缺席新疆之行。

  在队里,戴若涵每天早上进行技术训练,之后还有体能训练、拉伸放松、视频分析等,只能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学习。过去这几个月,她基本是半休学状态,以确保能有更多时间备战十四冬、冠军赛等重要赛事,“如果不休学的话,学校不会让我请太多假,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比赛,训练也不会太充分。”

  戴若涵面临的问题不是个例,对这些青少年队员来说,必须平衡好学习和滑雪的关系。孩子们学业压力比较大,很多时候只能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训练。“参加十四冬的这些孩子,他们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跟滑雪相关的训练上。”唐洪浪介绍,十四冬前,北京市体育局特意向市教委发了函,尽量帮助队员协调时间。

  唐洪浪的儿子唐诗洋也是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一员,去年底刚满18岁,十四冬是他首次参加公开组(成年组)比赛。进入成年组,意味着训练投入要比青年组更多,在后续升学路径上大多会选择体育类院校。今年参加高考的唐诗洋计划报考北京体育大学,全国冠军赛结束后,就要参加文化课考试。

  “孩子压力挺大,训练不能落下,学习也不能耽误。”唐洪浪说,前期训练和学习之间的矛盾还好,到高中阶段就不太好解决了。前两年,北京队有一些高年级孩子因为高考等原因,最终到高中阶段就只能放弃了。目前,北京队在想办法尽量打通升学通道,让一些好苗子能坚持训练下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020年从国家队退役后,中国初代单板滑雪选手张义威就很少再参加比赛,重心都放在了青少年培训上。十四冬算是张义威的短暂复出,一枚银牌不会改变他的生活节奏。这几年,他正在尝试一种俱乐部、家庭联合培养的全新模式,在孩子有一定基础和成绩后再签约地方专业队。相比仅靠专业队培养苗子的传统模式,新的培养途径让更多孩子有尝试这条道路的机会。

  十四冬前,31岁的张义威已淡出赛场许久。为此,他短暂复出连续参加了一系列国内比赛,并在去年底通过了十四冬资格赛。12年后再次站上冬运会赛场,张义威说不论成绩如何,自己已经成功了。

  张义威为复出准备了十多天,之后又把精力放回到青少年培训中。赛前训练,他并没有刻意上强度。很长时间没有系统训练,突然要去做一些风险很大的动作,失误和受伤的概率比较大,张义威担心对身体造成损耗。

  作为中国单板滑雪初代选手,张义威从11岁起练习单板,每个动作都练了无数遍。“对我来说,更多是在思维层面去准备,这些动作都印在脑海里了。”去年12月底在崇礼参加十四冬资格赛时,张义威对动作难度整体把控不错,这让他多了些自信。十四冬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决赛,张义威最后时刻被队友王梓阳反超,收获了一枚银牌。

  在中国单板滑雪界,张义威是初代单板运动员,也是首位摘得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单板男运动员。“只要站在赛场上,我觉得自己是有统治地位的。”他说。

  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张义威给十四冬之旅打了9分,唯一的缺憾是因为长时间没有练,有一个动作没能做好,“那个动作确实掉链子了,所有计划中,也只缺失了那一环,最后导致没能百分之百发挥出来。”

  12年后重返冬运会,张义威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时间不等人,“10后”的孩子如今都站上赛场了,“孩子们总会成长起来,长江后浪推前浪嘛,为他们高兴。”

  十四冬,张义威输给了小自己11岁的王梓阳。经过北京冬奥会的历练,王梓阳的实力和信心有了很大提升,本赛季拿到全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锦标赛亚军、全国单板滑雪大跳台锦标赛冠军、全国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锦标赛冠军,3项发挥出色。

  一定意义上,这也是一场师徒大战。小时候,王梓阳曾师从张义威练过一段时间。“小黑(王梓阳)10岁出头就在我们队伍训练,我带他练了很多动作。那时候,我就知道他肯定会是中国未来最优秀的单板滑雪选手。”这是张义威对王梓阳的评价。

  十四冬之前,张义威做过很多计划,他很清楚王梓阳的实力,“毕竟是新一代的佼佼者,也是世界比较顶尖的选手了。”2020年,张义威从国家队退役,已很少在赛场上露面。作为一名远离赛场多年的老队员,张义威知道十四冬拿金牌很难,但一枚银牌仍能给他带来很大的满足感,也是对他职业生涯和拼搏精神的肯定。

pg电子平台:体教融合 育才有方(图1)

  “义威哥一直不怎么训练,但还是拥有能跟我一较高下的水平,我还是差了很多,需要继续往上爬。”张义威给了王梓阳不小压力,逼着他最后一轮不能有任何闪失。

  张义威赛后跟王梓阳说,“若干年后,你应该感激我,现在还能坚持陪在你身边。虽然我在这给了你很大压力,但如果没有我的话,对你的成长未必是一件好事。”

  只要在赛场上待一天,张义威就不会让一步,这是他的原则。“北京冬奥会我没有参加,很多人觉得张义威是不是不行了?我没说什么。”尽管这几年淡出赛场,但张义威从未离开过单板滑雪,也一直紧盯当下最新的技术动作。在第一代单板滑雪运动员里面,如今只有张义威还在坚持。

  一枚十四冬银牌,并不会改变张义威的生活节奏,之后他仍会继续从事青少年培训工作。2020年退出国家队后,张义威逐渐淡出赛场,重心放到了青少年培训方面。作为从体制内走出来的运动员,张义威准备走一条有别于体制内的培养之路。

  张义威成立了滑雪俱乐部,希望能推动一种全新的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拔体制。张义威这一代人,包括之前的滑雪、滑冰运动员,大部分都是从专业队中出来的,有固定的名额和编制。这种招生形式有一定好处,但在人数和年龄上有限制。

  “现在国际选手卷得很,大部分练出来的选手,都是在五六岁左右起步,到十二三岁时都已经滑得有模有样了。”如果按照专业队招生模式,张义威说孩子们十二三岁才开始系统接触单板滑雪,肯定要比人家差很大一截。

  张义威坦言,他不能代表单板项目,但想尝试一种俱乐部、家庭联合培养的全新模式。“家长如果愿意把孩子推向职业,在五六岁时就把孩子送到俱乐部培养,家庭承担费用。”张义威说,如果小选手从小开始练,基本功打得牢,五六年后就能有一定基础和成绩了,然后再和地方专业队签约。相比专业队培养苗子的传统模式,新的培养途径意味着能让更多孩子有尝试这条道路的机会。

  “像单板(滑雪)这种项目,更需要一些创新性的培养模式,国外也都是这样的。”张义威说,俱乐部和家庭联合培养的模式更灵活,跟传统的培养模式有很大区别。对地方体育局和运动队来说,也省了一笔不小的培训费用。目前,跟张义威一起训练的孩子超过50人,供筛选的人才面扩大了,中国冰雪才能涌现出更多有竞争力的选手。

  前几年在云顶滑雪时,张义威见到了当时只有6岁的北京姑娘周苡竹,他说这孩子脚下感觉特别好,未来肯定会非常有实力。张义威跟周苡竹的家长聊了聊,带着她练了一段时间,算是给她做了U型池启蒙。如今,12岁的周苡竹在单板圈已小有名气。十四冬单板U型池女子公开组,代表山西队参赛的周苡竹跟刘佳宇、蔡雪桐等一众名将同场竞技,最终获得第5名。

  随着周苡竹这样的新生代力量越来越多,中国单板滑雪的人才厚度得到了保障。“咱们人才储备还是不错的,大家也看到十四冬不管是青年组还是公开组,选手能力都很强,我对米兰周期十分看好。”张义威说。

【返回列表】

搜索您想要找的内容!

首页 | 关于PG电子 | 最新资讯 | 滑雪门票 | 滑雪常识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 | 联系PG电子 | 滑雪路线 | 精彩图片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电话:020-66889888 手机:13988889999

Copyright © 2018-2023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